它的价值,不在“加新功能”,而在“把日常磕绊抹平”:银行 App、外设伴侣、蓝牙设备、车载连接,这些你每天会遇见几十次的场景,稳定比什么都香。如果你的工作流高度依赖某些老应用,18.7 就是你最安全的港。
那 iOS 26 值得为什么?
一言以蔽之:新视觉+系统级改造的合奏。UI 的取向、动画的节拍、控制与隐私的体系,都是从“看得见”到“看不见”的一串连锁反应。
问题也别回避——国行设备目前仍未开放 Apple Intelligence 的整套能力,如果你对本地生成式功能抱有“立刻上手”的想象,会失望。
我的评价是:合规与落地并行,这是苹果一贯的走法;换句话说,国行用户升级 iOS 26,图的是系统层体验,不是 AI 菜单。
具体怎么选,别让参数带着你跑,回到设备本身。iPhone 16 全系与 15 Pro/Max,性能余量充分,装 26 属于顺水推舟;
15 标准版、14/13 这些“腰部机型”,建议按场景划线:在意焕然一新的视效与交互,走 26;在意“别动我的节奏”,留 18.7。
再老一些的机型(12、11 以及更早),我更偏向把 18.7 当“长期稳定版”,等 26 的后续小版本口碑出来,再看有没有必要“偷跑”。
升级前的姿势也很重要。
第一,备份要双轨:本地一份、云端一份,别图省事;
第二,给系统两天磨合期,让索引与后台把自我优化跑完,别装完一小时就下结论;
第三,先打开你最“刚需”的那几款 App(网银、政务、企业 IM、智能家居),能登录、能支付、能连接,再谈舒适度。你以为的“系统体验”,往往被一款关键 App 的兼容拖住。
还有个被反复问到的问题:RC 还是等正式版?如果你喜欢“第一时间”,请把它当成一场 A/B 测试——你在体验新系统,顺便贡献一份兼容样本;
如果你要“稳字当头”,正式版+首批口碑再按下去,没损失。苹果这次把 18.7 与 26 同步摆上台,就是希望两种心态都有路可走。
最后说说态度。我更喜欢把系统更新看成“生活节拍器”的调整。
iOS 26 给的是一套新的节拍,视觉、动画、权限与隐私在同一个拍点上;iOS 18.7 给的是一块更稳的鼓面,让你不被意外敲乱。
国行暂未开放的 AI,不该成为你这次升级与否的唯一变量。先问自己一句:你想要的是“安心感”,还是“新鲜感”?把这句话想明白,再点那个“更新”键,你会更舒服。
评论区聊两件事:你的机型与计划走哪条通道(18.7 或 26),以及最在意的一个点(稳定/续航/交互/兼容)。
欢迎大家踊跃发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